我国科学家通过Dazl基因的异位表达,最终在体外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同时诱导出了游动的精子和卵子。请回答:
(1)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囊胚期的 或胎儿的原始性腺。其在体外培养能不断增殖、自我更新,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 。
(2)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和诱导等操作均需在严格的 环境条件下操作,且配制的合成培养液通常需要加入 等一些天然成分,还要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参与细胞代谢,二氧化碳可以维持培养基的 。
(3)若将诱导的精子和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对精子进行 处理,卵子需要培育到 期。判断哺乳动物的卵子已经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以观察到 。
(4)将早期胚胎培养到 时期进行分割、移植可获得多个同卵胚胎,胚胎分割时要将内细胞团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渗透装置来探究关于渗透作用的问题。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①写出该实验的研究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写出该实验相应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装置如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
①试在图3中画出H1、H2的高度。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B>C”、“B=C”或“B<C”)。
③在此过程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不会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__(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用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运用________法,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观察临时装片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 _____________。
下面甲、乙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中:①为清水,②为0.3g/mL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 ] , 。
(2)比较甲图中①和②处溶液浓度的大小 。
(3)丙图中④的名称为 ,甲图中的③相当于丙图中的[ ] 。
(4)若把根毛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 ,再放放清水中,它又出现 。
(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0.9g/mL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什么变化? ,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此时根毛细胞与上题中放入清水中的变化一样吗? ,为什么? 。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
A.体积 B.表面积 C.物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断,此时应改用平面反光镜,________光圈。
(4)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D.是活的细胞
(5)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夹片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 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 cm处停止(应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0.5~1 cm处)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__个。
(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
(4)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