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若图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同化的能量 |
B.图中C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
C.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D.图中a值与c+d+e的值相同 |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
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量 |
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
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
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如表所示。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 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 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计算不正确的是( )(单位:百万千焦)
种群 |
同化量 |
净生产量 (净同化量) |
呼吸 消耗 |
传递给 分解者 |
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 |
未被利用 的能量 |
甲 |
65.5 |
3.0 |
15.0 |
41.5 |
||
乙 |
14.0 |
5 |
0.5 |
2 |
2.5 |
|
丙 |
2 |
1.4 |
微量(不计) |
无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百万千焦
B.甲净生产量为59.5百万千焦
C.乙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9百万千焦
D.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14.3%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向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 )
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 |
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
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
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下列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 ( )
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 |
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 |
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 |
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