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12汶川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四川省绵竹市汉王镇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紧紧护着4个学生。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流而出。4个学生获救了,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却定格为永恒……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打开记忆的闸门,简述意见老师关爱你的故事
(2)在师生的交往中,难免会有不和谐的音符,比如与老师的意见产生分歧等,你有什么好方法来共筑师生情感的桥梁?至少写出四个
(3)有人说:“教师如同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请你也用几个精彩的比喻来赞美你心目中的老师(至少两个)
材料一:2013年12月30日下午, “大爱盐城·情暖人间”困难救助行动正式启动。盐城市市委书记朱克江、市长魏国强带头捐赠并向受助困难群众代表发放救助金。
材料二:2013年10月14日下午,盐城市政府办与盐城市人社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盐城市市区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意见(试行)》政策进行解读。从2013年11月起实施的大病保险政策,可大大减轻大病医疗费用中的个人负担部分,更是解决极少数参保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大举措。
材料三:为加快盐城北部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2013年10月8日,盐城市在滨海专题召开会议。市委书记朱克江强调,要进一步动员各方力量,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加强片区扶贫开发,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1)这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若给材料三拟一个小标题为“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请你为材料一和材料二各拟一 个小标题。
(3)综合三则材料,盐城市这样做有何意义?
张明和陈华同学是好朋友,也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期中考试时张明考得非常差,陈华却考了第一名。张明心里非常着急,他不断的给自己增加学习压力:“一定要打败陈华。”陈华来和他探讨题目,他也不愿搭理。张明把他们定期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也取消了,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渐渐的张明发现自己上课也难以专心听课,考试前特别紧张,有些简单的题目也想不起来了。张明很难过。他甚至想放弃学业。这一切都被陈华看在眼里。他对小明说:“……”
你认为陈华会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中的哪些知识来劝说张明?(至少三个角度,6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讲究营养平衡,吃的越来越好;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服饰越来越靓;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住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圆了自己的“轿车梦”,私家车越来越多……
材料二: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展示了自己亲手拍摄的照片,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照片一(拍摄于1978年):肚子吃不饱,只能穿棉袄。照片 二(拍摄于1986年):新鲜蔬菜城里买,粮食加工火起来。照片三(拍摄于2010年):科学养殖奔小康,家家户户有楼房。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2)请你分析发生如此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请你从文化、科技等方面举例说明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
材料一:“宅童”泛指不喜欢外出与朋友游玩,一个人待在家里看书、做作业、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的孩子。网络游戏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宅童”。而市场上的网络游戏有78.5%的不适合未成年人,58%的网络游戏设有陷井。也有一些“宅童”出于好奇,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
材料二:近年来全国“扫黄打非”办、中央外宣办、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行动,进行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效果显著。
(1)请你从材料一中找出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雷区”。
(2)请你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帮助“宅童”不再“宅”。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国家开展打击网络低俗信息有何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一位世界银行家评论说: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所以有同学说:“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位同学的话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