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少年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除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外,主要表现于
A.关注国家文化建设 | B.关注国家政治生活 |
C.日常的消费和理财 | D.日常的学习和娱乐 |
2011年1月20日,由云南省科技厅组织评选的“2010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十一五’云南十大科技人物”的评选结果出炉。成功编纂占中国植物种类半数以上的《云南植物志》、云花绽放“中国创造”魅力等入选“2010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94岁的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资深院士吴征镒入选科技人物,成为年龄最大的当选者。他的事迹说明()
A.创新精神只属于具有天赋的人 | B.创新精神是事业成功的唯一保证 |
C.一个人没有知识和文凭也能成才 | D.创新精神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
党和政府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小康是_____的统一。()
①较高标准的小康②共同富裕的小康
③精神文明的小康④丰衣足食的小康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结论的观点的是()
A.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国家蒙受“十年浩劫” |
B.经过28年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了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 |
C.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
D.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
2011年3月10日,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中国还缺乏文化自信,迫切需要培育民族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心。”对于青少年来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
A.要固守民族精神 | B.要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
C.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 D.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
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大爱人间》主要以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叙事背景,讲述了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一位失去亲人的母亲带着子女来到异乡,受到社会各界关爱的感人故事。这说明了()
①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②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④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每个人都能勇担责任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