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东部某区域 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判断该区域
| A.耕地面积增加 | B.增补耕地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
| C.增补耕地少于占用耕地 | D.增补耕地耕作更方便 |
右图中四个箭头能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a | B.b |
| C.C | D.d |
下列四幅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A.③④ | B.②③ |
| C.①③ | D.②④ |
读右图完成题。
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
| B.悉尼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
| C.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
| D.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
图中b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 A.哈尔滨 | B.北京 |
| C.海口 | D.济南 |
2013年1月9日当我们坐在教室里进行考试时,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及移动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
|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
答案:C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