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000米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000米至2000米左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000米到3000米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小题。材料中所描写的农业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落基山区 | B.欧洲阿尔卑斯山区 |
C.亚洲喜马拉雅山区 | D.南美安第斯山区 |
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为
A.坡度大小 | B.气温变化 | C.土壤类型 | D.水分变化 |
.在2000米到3000米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以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A.可在霜期栽种 | B.适合冻土培育 |
C.生长季最短 | 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华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是:
A.耕地面积广 | B.劳动集约化程度高 |
C.机械化程度较高 | D.生产规模较小 |
读下图回答,图中四个因素分别代表影响我国南疆盆地的棉花、美国的商品谷物、海南的甘蔗、江南丘陵的茶叶的主导区位因素,连线正确的是:
A.①—南疆②—美国 | B.③—海南 ④—江南 |
C.①—南疆③—美国 | D.②—海南 ④—江南 |
读下图判定:
A.T1-T4说明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 |
B.T1-T4反映了城市化过程 |
C.T1-T4的过程称为郊区城市化过程 |
D.T1-T4可以看出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
下表为我国大陆地区1990年第四次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回答题。
年份 |
总人口 |
年龄结构(%) |
每十万人具有大 学文化程度人数 |
城镇人口比重 (%) |
||
(万人) |
0~14岁 |
15~64岁 |
≥65岁 |
|||
1990 |
113368 |
27.69 |
66.74 |
5.57 |
1422 |
26.23 |
2000 |
129583 |
22.89 |
70.15 |
6.96 |
3611 |
36.09 |
数据说明我国大陆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加快 B.壮年人口比重大,呈现老龄化趋势
C.人口压力大,人口素质仍然较低 D.劳动力不足,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南繁是秋冬季节全国各地到海南从事农作物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种植鉴定等活动;海南冬季大量瓜菜销往内地省市。读海南岛最冷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水稻玉米发芽适宜温度表和海南冬季瓜菜内地主要省市供应量图,完成题。
作物 |
温度 |
水稻 |
18-33 ℃ |
小麦 |
12-18 ℃ |
玉米 |
18-26 ℃ |
作物发芽适宜温度表 最适宜成为水稻南繁基地的是:
A.三亚 | B.海口 | C.琼海 | D.东方 |
与新疆相比,北京、广东成为海南冬季瓜菜主要供应省市的共同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市场需求量大 | B.冬季气温低,瓜菜生长条件差 |
C.生产技术落后,瓜菜生产量低 | D.土地成本高,瓜菜生产规模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