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樟木口岸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尼边境樟木镇,是西藏唯一的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拥有外贸、边贸公司20余家,日流动人口平均1000人左右,年商品交易额已突破2亿元,对内辐射西藏及相邻省区,对外辐射尼泊尔及毗邻国家和地区。下图为中尼边境交通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樟木口岸区道路弯曲,主要的原因是

A.贯穿商业网点 B.气候 C.河流 D.地形

左图中数据212,最可能是

A.聂拉木到定日的路程(km) B.无霜期(天) C.年降水量(mm) D.相对高度(m)

关于樟木今后发展的方向,合理可行的是

A.发挥传统农牧混合的优势,打造西藏农产出口之都
B.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国内制造业优势,向尼泊尔出口工业制成品
C.在边境“友谊桥”附近,兴建贸易公司总部,方便掌握市场动态
D.加强城镇建设,建设高层建筑,集约用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为某城市规划略,回答题。

.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

A.客货物流区
B.高新技术区
C.旅游度假区
D.金融商业区

.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
设—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某一标杆的正午影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该标杆正午影长最接近的是()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以来,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于2007年6月15日9时开始,7月3日8时正式结束。据此回答题。
.黄河第六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 )

A.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
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
D.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

.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③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④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⑤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题。

径流带
降水量(mm)
径流深度(mm)
蒸发量(mm)
径流系数(%)
A
<200
<10
<200
<10
B




过渡带




C




D
>1600
>900
>700
>60


.表中A、D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利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
.与表中B、C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国土整治的可行性措施是( )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B.保育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 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因素是:( )
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②.耕地面积不足,林区开辟梯田
③.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
④.沿海填海造陆
⑤.城市工交用地限制征用耕地面积
⑥.跨流域调水,调节地表径流
⑦.引水灌溉,改造沙漠、戈壁滩、石山
⑧.过分抽取地下水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⑥⑦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