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小理从①到②沿某河段进行地理考察,并记录如下:①处河床沉积物颗粒大、棱角分明,②处河床沉积物颗粒小且圆滑光溜; 在③处捡到一些层次分明内有化石的石头,④处山崖上有不少石英岩;低山坡上常绿阔叶林茂密;农民正在田里播种小麦。完成下列各题据材料分析,可得
A.考察路线从河流下游到上游 |
B.地质史上曾经内力活动活跃 |
C.河水在③侧比④侧流速大 |
D.石英岩两侧应该石灰岩广布 |
考察季节最有可能是
A.初春 | B.盛夏 | C.深秋 | D.严冬 |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各题。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 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图中C层 | B.图中G层 |
C.软流层 | D.下地幔 |
2012年3月26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点30分恢复正常。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如下图所示),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回答各题。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季节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A、B两点地方时相同若∠AOC=45°,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A.A点为7月7日10时 |
B.A点为7月6日4时 |
C.A点为7月7日4时 |
D.A点为7月6日10时 |
2011年9月16日至30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阅读材料完成各题。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
A.10年 | B.11年 |
C.76年 | D.60年 |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①黑子②耀斑③日珥④太阳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观测到的这次C2.0级的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 | B.色球层 |
C.日冕层 | D.日珥 |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甲为“‘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不包含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A.总星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太阳系 |
“嫦娥二号”发射期间,地球位于图乙的
A.①~②之间 | B.②~③之间 |
C.③~④之间 | D.④~①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