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的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下图: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E接 ; 接 ; 接 ;
接 。
(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NaOH溶液的作用是 。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 ,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
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5)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得多,实验室可以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 (浓)= 2KCl+2MnCl2+5Cl2↑+8H2O。
①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KMnO4+16HCl (浓)= 2KCl+2MnCl2+5Cl2↑+8H2O。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如果将20ml 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KMnO4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 。
A.≥1.68L | B.>1.68L | C.≤1.68L | D.<1.68L |
人们认识和应用物质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物质的类别认识该物质可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二是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该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1)下图1是硫元素的各个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①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A ,B 。
②写出SO2转化为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为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老师在B、C、D试剂瓶中依次分装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进行图2所示的实验。
①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C试剂瓶中品红溶液的作用: 。。
③老师提醒同学们,如果B、D顺序对调,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不能说明木炭已被氧化成CO2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
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使品红溶液褪色
d.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e.通入氯水中,能使氯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下列装置如图连接,C、D、E、F、X、Y 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试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源A 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正极或负极)。
(2)甲装置中的C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G应该是______(填“铜”或“银”),电镀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装置丁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低于乙醇。请填空:
(1)试管a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 ;
② 。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
(5)试管b中导气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氯气是一种 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若贮有氯气的钢瓶损坏,造成氯气泄露,在场人员除了采取有效措施外,其他人员应____________(选字母)。
A、向低洼处转移 B、向地势高处转移
(2)装置中通入Cl2后,集气瓶 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无变化,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上述装置烧杯中盛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Fe在Cl2中燃烧,生成棕褐色的烟,要检验其溶液中是否存在Fe3+,可向其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先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结果观察不到此现象,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