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猪成功率较低,与早期胚胎细胞的异常凋亡有关。Bcl-2基因是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用PCR技术可以检测该基因转录水平,进而了解该基因与不同胚胎时期细胞凋亡的关系。克隆猪的培育及该基因转录水平检测流程如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重组细胞的细胞核来自________细胞,早期胚胎移入受体子宫后继续发育,经桑椹胚、囊胚和______胚最终发育为克隆猪。
(2)在PCR过程中可检测出cDNA中Bcl-2 cDNA的分子数,进而计算总mRNA中Bcl-2 mRNA的分子数,从而反映出Bcl-2基因的转录水平。
①图中X表示____________过程。
②从基因组数据库中查询Bcl-2 mRNA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设计合成________用于PCR扩增,PCR扩增过程第一轮循环的模板是____________。
Ⅰ.下面a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b图表示一个种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 |
(1)a图中甲、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分别为、 。
(2)a图甲过程中,B在(答具体部位)被消耗;乙过程中,A的利用发生在该过程的第阶段。
(3)b图中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该番茄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了有机物? ,理由是。
Ⅱ.染料二氯靛酚钠(DCPIP)的氧化态呈蓝紫色,被还原时可逐步呈现粉红色至无色。将纯净新鲜的叶绿体平均分成甲、乙2份,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0.35mol/L NaCl溶液和0.035mol/L NaCl溶液,摇匀制成悬液甲液和乙液。进行下列实验:①取干净的试管4支,编成1、2、3、4号,在黑暗处按下图所示分别加入等量适量的悬液或试剂:
②将四支试管置于光照强度相同且适宜的光源下,再向每支试管中加入2滴蓝紫色的二氯靛酚钠溶液,摇匀,观察。
③实验现象、结果:1号试管产生气泡,溶液由蓝紫色逐渐变成粉红色,最终呈无色;其余三支试管无气泡,溶液均呈蓝紫色。回答问题:分析实验现象与结果:
①1号试管气泡中的气体成分是。
②2号试管没有气体产生,原因是。
③1号试管蓝紫色消失的原因是 。
某同学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如下实验:
(1)采集土样:应该到__________环境中采集
(2)选择培养:应选择图中_____培养基,选择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梯度稀释
(4)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应选图中的___培养基,接种方法为_________,利用_____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来筛选纤维素菌,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的这种方法为__________。
(5)挑选菌落:挑选出产生_____的菌落。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加有激素。下表是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在不同比例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别 |
1 |
2 |
3 |
4 |
激素种类及浓度关系 |
6-BA |
6-BA>IAA |
6-BA=IAA |
6-BA<IAA |
结果 |
组织块产生 愈伤组织 |
愈伤组织 分化出芽 |
愈伤组织 不断生长 |
愈伤组织有 长根趋势 |
(1)6-BA属于__________类激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2)IAA属于_____类激素,它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_____中的激素浓度关系,再分化时可用的激素组合是实验_____中的激素浓度关系。
(4)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激素外,还必须含有_____,它的成分至少应该含有_______________等。
(5)判断愈伤组织是否产生,依据是看是否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_____;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__。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__________。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_____。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成分 |
粉状硫 |
(NH4)2SO4 |
K2HPO4 |
MgSO4 |
FeSO4 |
CaCl2 |
H2O |
含量 |
10g |
0.4g |
4.0g |
9.25g |
0.5g |
0.5g |
1000ml |
(1)上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__________。
(2)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入培养基中。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加入__________,用于培养__________。
(3)若除去成分②,加入(CH2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_________。
(4)表中营养成分共有_____类。
(5)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
(6)上表中各成分质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7)若表中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