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
|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
|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
|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
右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某种酶后在0~80℃的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依图判断,在0~80℃环境中,酶的活性变化(pH适宜)曲线正确的是()

下列各项描述错误的是()
①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其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②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要求的催化条件不一定相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
③酶的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
| A.① | B.② | C.③ | D.①③ |
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A.线粒体的内膜 |
|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
| C.内质网的膜 |
| D.蓝藻 (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
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
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
)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