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从托举女童的“最美路人”到拾金不昧的“最美的哥”,从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到救患者的“最美医生”,无不彰显着从善如流的道德风尚。 |
B.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的治国结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临渊羡鱼、夸夸其谈的工作作风必须改变。 |
C.当乌坎村吸引了大批境外记者的关注时,山西的干部必然也能感同身受到国际国内问题互联的复杂,从而更加谨慎地对待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
D.虽然如今人们不再击筑,筑声也在历史的深处缥缈难闻,但其精魂却在大地上沉淀下来,一有合适的机缘,那正义的筑声又如阳春白雪般飘荡了。 |
宋代重庆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的人数不断增加,据资料统计,宋代重庆进士分布如下:合州104人,昌州60人,恭州20人,南平军20人,涪州6人,黔州5人,夔州4人,梁山军4人,大宁县3人,忠州3人。科举考试被录取的人数增加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 | B.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
C.扩大了社会统治基础 | 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
《朱子语类》中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
C.注重分割宰相的权力 |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社会问题 |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主要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 B.御史台 |
C.枢密院 | D.军机处 |
(原创)史学家钱穆指出:“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文献、史料与“此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B.(汉武帝)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
D.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
(原创)《新唐书·百官志一》记载:“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据此判断,户部尚书的主要职能是
A.起草诏令 | B.封驳审议 |
C.负责财政 | D.掌管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