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契合(qì) 兴味(xìnɡ) 桎梏(ɡù)呼天抢地(qiānɡ) |
B.纤长(qiān)拎包(līn)瘙痒(sào)为虎作伥(wèi) |
C.饱蘸(zhàn)友(zhènɡ)脂肪(zhǐ)不见经传(zhuán) |
D.筵席(yàn)奇葩(pā)缱绻(quǎn)大煞风景(shà) |
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对君王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其中表的内容侧重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
C.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字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下列对联,用于我校九十年校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根深叶茂结硕果,笔健墨浓绘蓝图。 | B.满腔热血育桃李,一片丹心扶栋梁。 |
C.画栋拂云联旧垒,玉兰绕砌缀新枝。 | D.福星高照满庭乐,寿诞生辉合家欢。 |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钓鱼岛事态激化到当前地步,直接原因是由日本的短视造成的。但这又与美国有意无意推波助澜不无关联。实际上,美日对钓鱼岛的私相授受,使日本的错觉不断强化。 |
B.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
C.金秋十月,安溪县有关部门针对广大茶农茶叶销售难的现象采取了减免市场设施占用费、扩大茶叶宣传力度、组织客源、减少申报环节等帮助茶农们打开销路。 |
D.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自从今年8月底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出台后,人们对于异地高考的具体方案就翘首以待。 |
B.书商的包装炒作,读者的无暇深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浅阅读”名噪一时,仿佛人们读的不再是书,而是一种时尚。 |
C.朝鲜政府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坚持进行第三次核弹实验,这是金正恩政府苦心孤诣策划的危险举动,中国人民是绝不答应的。 |
D.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至于为什么多用秦叔宝、尉迟恭做门神,则因年代久远,雪泥鸿爪,不能详细考证了。 |
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逻揖 通宵 辩论 穿流不息 | B.干燥亵渎 纯粹 义愤填赝 |
C.纰漏 发掘 穹窿 平心而论 | D.膨胀讫今 点缀 别出心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