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小孤山
戴复古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
结合全诗,分析首联两句的作用。(4分)
简要分析诗歌尾联两句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1~2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

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1.

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A. 一联 B. 两联 C. 三联 D. 四联
2.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用典贴切,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B. 颔联流露出诗人因家贫待客不周的歉意。
C. 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D. 全诗的语言清晰流畅,不见雕琢的痕迹。
3.

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

1.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竹轩诗兴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2.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

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