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春节前,某市组织了一次到偏远山区扶贫帮困活动。参与这次活动的人们目睹了山区农民的生活状况,不禁感慨万千。一位成员说:“山区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常年吃苦受累,一年的收入不够某些人的一顿的饭钱,十户八户找不到一台电视机,这样的生存质量太低了。”另一位成员接口道:“可话又说回来,有些人住着豪华别墅,坐着高级轿车。白天忙得昏天黑地,晚上醉得稀里糊涂,这样的生存质量就高了?”同行的人们陷入了沉思。
怎样的生存状态才算是高质量的呢?读了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生存的质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们曾学过王勃、苏轼、毛泽东、郁达夫等许多名家笔下的“秋”,领略了秋日胜景。请以“赣江傍晚的秋色”为内容,写一段文字。要求:
(1)以景物描写为重点。
(2)至少使用比喻、拟人、夸张三种修辞手法中的两种。
(3)要有一处古诗文名句的引用。
(4)结构相对完整,字数150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揭晓,特蕾莎修女成为获奖者。颁奖词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你对上述的材料有何体会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已过去的两年高中生活一定有你难忘的记忆,请你在回放中选择描写班级活动的一个欢乐场面。
要求:①必须运用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手法
②以描写这一表达方式为主
③20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代邮刊》2012第9期刊登桑柳的《咱们中国人的十大矛盾》,其中第十条是“我们抨击不良价值观,但又是不良价值观的实践者”。其解释如下:
一夜暴富、户口歧视、贪污腐败、封建迷信、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冷漠围观等等,这些不良的价值观每每随着新闻事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我们都会口诛笔伐。不过轮到自己成为主人公时,自己还真不一定比新闻事件里的当事人做得好。其实我们一直很纠结,很多人愿意仰望道德星空,不过当脚踏实地时却自惭形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国演义》中周瑜临终慨叹:“既生瑜,何生亮!”
海明威历经生命磨难,领悟了:人生最高的价值之一,就在曾经面对一个够格、强悍,逼迫你尊重他甚至崇拜他的对手。
我们身边有各种不同的“对手”。有人在时间的流转中,从“他(它)”身上照见了自我的改变;有人在人生的舞台上,从“他(它)”身上观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对“他(它)”。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文章。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