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清咸丰年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 B.报道国内外大事 |
C.宣传政治主张 | D.传播商业信息 |
如果撰写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论文,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论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 |
B.由亚洲到欧洲--冷战重心的转移 |
C.由紧张到缓和--中苏关系新走向 |
D.论欧盟崛起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
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副政治漫画,画中法国人和德国人(中间两人;左边图案是星条旗,右边图案是镰刀斧头旗)正在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造成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
B.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加强 |
C.欧、日、中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
D.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
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切尼的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轮的“冷战”。第一次“冷战”启动的领导人和时间是()
A.杜鲁门,1946年 | B.斯大林,1947年 |
C.艾德礼,1945年 | D.丘吉尔,194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