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几年,不满足于在国内购物的消费者开始将眼光转向境外。相比出境购物,随时都能下单的海外购物网站、跨国代购网站无疑成为最佳选择,人们可以像自己在国内用惯了的淘宝一样,轻点鼠标,去海外“淘宝”,这种购物方式被称为“海淘”。随着海淘在国内的急剧升温,跨国网络代购这一新的商业模式获得井喷式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加入海淘大军,成为海淘一族。
目前,这个消费群体的需求范围不断扩大,服装、化妆品、玩具,甚至电子产品等都成了海淘的主要对象。在一波波兴起的海外购物热潮的背后,固然有人们收入增加、人民币汇率升高、一些消费者对国外品牌的盲目信任和崇拜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消费者对国内产品质量的不信任,以及对国外品牌国内售价居高不下的不满。
与人们轻车熟路的国内网购相比,海淘目前也还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海外代购人和代购网站可能涉嫌走私、逃税、逃避检验检疫等;国际配送周期长且风险大;网络支付不安全,退换货也不方便;转运行业没有规范的企业规定,出现国外转运公司关闭等问题时,无处投诉等。“海淘有风险,购物需谨慎”是普通消费者必须重视的。
请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1)从“海淘”中,你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些表现?
(2)促进“海淘”的健康发展,国家应如何运用好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3)从消费观角度,你能对海淘一族提出哪些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始终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浪费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2008年—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以及粮食进口量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

注:据测算,我国粮食仅在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每年餐桌上浪费食物总量价值高达2 000亿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二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对人热情,大度不小气。这种观念表现在饮食上就是请客吃饭要量大档次高。这种习俗在如今物质相对丰富的年代就变成了一种浪费现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我们虽然逐渐富起来了,但没有理由浪费。“舌尖上的浪费”既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包括大学生。公职人员公款吃喝,不掏腰包不心疼;普通百姓多点菜有剩余,才显面子和身份;大学生不事稼穑、不知辛苦,糟蹋粮食不以为然。《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
(1)请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3)有人认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责任”,结合材料一、二,请你运用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两年前,T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会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须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经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T市进行上述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

材料一 为了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2013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扩大内需、保增长;二是调结构、上水平;三是抓改革、增活力;四是重民生、保和谐。
材料二为了扩内需、保增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实行结构性减税。中央银行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盘活资金,刺激消费。政府加强食品医药安全检查,让老百姓放心消费。政府投资4万亿元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安心消费。政府采取措施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的生活消费,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材料三政府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型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用于促进就业,把高校毕业生放在突出位置。
(1)试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合理性。(10分)
(2)请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促进就业的必要性。(8分)
(3)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在“扩内需、保增长”和促进就业方面是怎样履行国家职能的。(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这样描述“大数据”时代: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企业会根据你的意见来改进产品设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
“大数据技术”是IT行业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我国众多企业在顺应潮流进军该领域过程中,面临着众多制约因素:国家没有设置与“大数据”相关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数据标准;“大数据”复合型人才匮乏;“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欠缺;一些外国政府和企业利用其技术优势威胁我国信息安全;等等。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在大数据技术革命背景下应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2011·四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安明确要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某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为促进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消费需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率:积极培育家庭服务、信息服务等消费新热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本市最低工费标准;加大教肓、医疗、社会保障和廉租房建设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市场违法行为。
(3)结台材料三,说明城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1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