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20%时,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30单位;当甲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20%时,甲商品需求量变动为40单位。如其他条件不变,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20%、替代品价格上升20%同时出现时,那么,甲商品的需求数量
A.减少70单位 | B.增加70单位 | C.增加10单位 | D.减少10单位 |
2008年至2010年国家共投入文化场所免费开放专项补助资金52亿元,文化惠民措施得到有力保障和落实。这表明,财政能够
A.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 B.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
C.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 | D.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保障人民生活 |
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薪”的质疑和不满。为此,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
C.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
D.“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 |
针对目前严峻的物价形势,某市政府向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这说明
A.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B.财政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 |
C.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D.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务院沟通协调,反复研究后作了进一步修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 000元提高到3 500元,将最低档税率由5%降低到3%,2011年9月1日起生效。对个人所得税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
B.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所有公民的基本义务 |
C.每个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
D.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纳税范围 |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两会”的共识。北京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国家就必须
①确立按劳分配,提供制度保障 ②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提高保障水平,让百姓安居乐业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