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作出在当时有坐牢危险的大胆决定:“分田单干,包产到户”,可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一冒险尝试却在无意间史诗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他们开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先河,这一伟大创举说明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2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既是一个非常深的命题,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真理。这一观点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仍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这主要表明:
①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A.②③ | B.①④ | C.③④ | D.①② |
2011年9月27日,第四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办。会上,孔子文化奖得主、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下列对“反本开新”的正确解读是:
①“反本”是“开新”的基础②要先“反本”,才能后“开新”
③“反本开新”的实质是“扬弃”④“反本”就是否定过去,“开新”就是肯定现在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2年2月3日,2011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评选出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开展这一活动的重大意义在于: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催生思想变革
②奏响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巩固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
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2年3月,历时3个月的“徐悲鸿——现代中国绘画的开拓者”艺术展在美国丹佛圆满闭幕。徐悲鸿的历史巨作《田横五百士兵》和《愚公移山》代表了时代的精神,描绘出中国人民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斗争的决心,许多美国观众为之震撼。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优秀文化作品具有其特有的感染力
③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时代精神在文化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部分发达国家试图弱化《京都议定书》二期承诺,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减排责任。对此,我国政府的立场是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但这种责任不应是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而是共担的、有区别的,这一立场表明:
①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各国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
③中国政府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政府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同时愿意承担国际责任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