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年份 |
进口(单位:亿美元) |
出口(单位:亿美元) |
差额(单位:亿美元) |
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 |
1951年 |
9 |
12 |
+3 |
196% |
1997年 |
1 436 |
1 820 |
+404 |
310% |
A.工业迅速发展 B.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 D.出口增加
李鸿章晚年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茸,亦可支吾对付……”。这主要是说明其( )
A.肯定了西方先进技术 | B.主张开办洋务运动 |
C.对清朝统治失去信心 | D.希望实行政治变革 |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中说:“批评家指责大众媒体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资本主义社会。一个具体的影响就是英语成为全球通信体系的主要语音,这实际上将本国的语音限制在小范围内。”以下对杰里·本特利这段话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
A.借助于信息技术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显著特点 |
B.资本主义国家在文化和语音上始终处于优势 |
C.英语已成为全球性语音使其他国家语音消失 |
D.更多国家的民族经济文化不再能够独立发展 |
【原创】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中提到:“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的,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从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其后,“谷物法”,“航海条例”逐渐被取消了。而且议会还取消了200多种商品进口税。”对以上材料信息的相关解读和认识,理解明显有误的是()
A.一国经济政策应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作出适时调整 |
B.英国的工业化带来了英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 |
C.此时期的英国贸易保护主义对英国主要起消极作用 |
D.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竭力“世界工厂”的建设 |
麦克尼尔在其《世界史》中这样描述雅典民主,“尽管雅典公共生活有民主政治形式。但雅典的领袖和将军一直来自贵族家庭……即使像伯里克利那样的政治家也不例外”。下列选项中对该材料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雅典民主制度有明显的精英政治的倾向 |
B.雅典民主制本质上仍然属于寡头政治 |
C.雅典民主制度下民众没有实际政治权利 |
D.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 |
【改编】有学着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对材料信息的相关解读,理解明显有误的是( )
A.古代传统经济政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松动 |
B.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商业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
C.事实上表明了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彻底破产 |
D.古代中国宋代以后,对商业的政策较为灵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