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及用污水灌溉,会造成土壤盐渍化。为研究某种植物对盐的耐受性,科学家测定了不同盐浓度对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根相对电导度、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净合速率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吸收的CO2量,则真正的光合速率= 。
(2)与低盐相比,当NaCl浓度在200~250 mmol/L时,净光合速率 。原因是:
① ,造成光反应减弱。
② 显著升高,表明根细胞膜受损,电解质外渗,加上根细胞周围盐浓度增高,根细胞会因 作用失水,导致叶片萎蔫,气孔关闭, ,造成暗反应受阻。
(3)研究还发现,根尖细胞脱水时,根尖细胞和萎蔫的叶片会快速合成一种叫 的激素,促使气孔关闭,叶片衰老脱落,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以适应干旱的环境。这种适应性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对种群产生的 进行定向选择的结果。
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以下是与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在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
(2)PCR过程中退火(复性)温度必须根据引物的碱基数量和种类来设定。表1为根据模板设计的两对引物序列,图2为引物对与模板结合示意图。请判断哪一对引物可采用较高的退火温度?__________。
(3)图1步骤③所用的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是否有专一性要求?。
(4)为将外源基因转入马铃薯,图1步骤⑥转基因所用的细菌B通常为。
(5)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T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请根据图1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2所列的识别序列,对以下酶切结果作出判断。
①采用EcoRⅠ和PstⅠ酶切,得到_________种DNA片断。
②采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得到_________种DNA片断。
图甲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d表示▲;用b刺激骨骼肌,▲(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
(2)若将该反射弧放入较低浓度的钠盐培养液中,传入神经元静息时,膜内Na+浓度将▲(填高于、低于、等于)膜外。
(3)用a刺激神经,c测到的电位变化如乙图。图中曲线中处于反极化状态的是▲(用图中标号回答)。由①至②的变化过程称之为▲膜电位从③到④变化时,膜上打开的离子通道是▲。
(4)正常时,分别用a、b刺激神经和骨骼肌,会引起骨骼肌收缩。某同学用a刺激神经,发现骨骼肌不收缩。是传出神经元受损、d部位受损还是骨骼肌受损导致骨骼肌不收缩?为探究骨骼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图甲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只考虑一个部位受损)请预测现象及结论。
第一步:用a刺激神经,观察c的电位变化和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则说明传出神经受损。
如果▲,则要继续往下做实验。
第二步:用b刺激骨骼肌,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则说明部位d受损受损;
如果▲,则说明骨骼肌受损受损。
研究发现,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生长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完成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刚去除顶芽、带2片成熟叶的月季枝条若干,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含14C标记的葡萄糖溶液(黑暗中葡萄糖可被枝条吸收并向枝条的叶片移动),蒸馏水,脱脂棉,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一)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将A、B两组枝条分别插入装有▲中,在A组的每一枝条去除顶芽的切口部位 ▲;在B组的每一枝条去除顶芽的切口部位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A、B两组枝条放在 ▲环境中培养一定时间,用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检测A、B两组枝条所有叶片的放射性平均强度。
(二)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每组3根实验枝条)。
撕取洋葱外表皮,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叶表皮小块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硝酸钾溶液(mol/L) |
0.11 |
0.12 |
0.125 |
0.13 |
0.14 |
0.50 |
质壁分离程度 |
—— |
—— |
初始分离 |
分离 |
显著分离 |
显著分离 |
质壁分离复原状况 |
—— |
—— |
自动复原 |
自动复原 |
诱发复原 |
不能复原 |
(1)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约为 ▲。
(2)C和D处理均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是 ▲。
(3)请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鉴别清水、2 mol/L蔗糖溶液和2 mol/L的尿素溶液。
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清水、镊子、刀片。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同一部位的洋葱表皮制作三个临时装片。
第二步:用显微镜分别观察正常的洋葱表皮细胞。
第三步:分别在三个临时装片的盖玻片的一侧滴入三种不同的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并 ▲。用显微镜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如果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则 ▲;
②如果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 ▲,则滴加的外界溶液为2 mol/L的蔗糖溶液:
③ ▲。
下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甲乙丙丁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有的图像是 ▲,图乙细胞的名称是 ▲。
(2)图甲乙丙丁中对应于坐标图中bc段的有 ▲,对应于hj段的有 ▲。
(3)乙图可对应于 ▲段,基因重组可发生于 ▲段(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