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会引起气孔开闭。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所做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一、实验分组:
A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B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
C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二、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请下列回答:
(1)该预实验的目的是: 。
(2)要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需制片并观察。请写出制片的操作过程。
(3)依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写出2种)。
(4)为进一步探究K+和Na+对促进叶片气孔开放的综合影响,请完善以下实验实验方案。
①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D、E、F,依次加入100mLpH均为7的 和蒸馏水。
②在暗处理的同一蚕豆叶上剪取同样大小的若干叶片小块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照光4h左右。
④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闭,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⑤结果预测及结论:如果 ,则说明K+和Na+都能促进叶片气孔开放,且作用效果可叠加。
(6分,每空1分)完成下列有关生物分类及细胞结构的概念图。
某学习小组用黑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他们将黑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室温20℃),可观察到光下黑藻放出气泡。他们以日光灯作光源,移动日光灯使之与大试管的距离不同,结果如图1中曲线1,请回答:
(1)该实验衡量光合速率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在室温10℃和30℃时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曲线2和3,D点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分离出黑藻中的叶绿体(图2为模式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b上发生的能量转换为______________,由b转移至c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
(4)将黑藻放在特定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在昼夜不停的光照下,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在35℃时,该植物每小时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______________。(用CO2量表示)
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①] 分离的现象。此现象说明①的功能特点是具有 。
(2)控制该细胞新陈代谢的结构为[ ] 。
(3)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未成熟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 。
(4)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则它能通过_____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细胞需要的离子。
(5)该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 。(填番号)
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选取人体的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成熟红细胞 | B.神经细胞 | C.白细胞 | D.口腔上皮细胞 |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中,由于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再用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其主要成分是。
(4)有实验表明,将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然后将这些细胞参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在这细胞识别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细胞膜上的。
(5)1925年,G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组成。
新鲜的肝脏和土豆中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现有实验材料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酒精灯,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等。某同学为探究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从以上给出的材料用具中选出所需材料,设计实验。
(1)探究的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2)作出的假设:
(3)实施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1、2,并分别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加入2滴,向2号试管内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③轻轻震荡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仔细观察并记录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
(4)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①结果:若1号试管,2号试管产生的气泡少
结论:
②结果:若
结论:Fe3+的催化效率较过氧化氢酶高
③结果:若
结论:
(5)该同学继续探究温度对肝脏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绘成下图,图中代表肝脏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6)酶能加快生化反应速率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