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化学本质不是RNA)装入其中,有了这身“防护服”,酶就不怕被消化液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成果中分解酒精的酶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B.该酶进入人体后能分解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C.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对于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脂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
| C.脂质的种类较多,数量较少 | D.蛋白质的种类较少,数量较多 |
如下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
|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
|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
| D.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
下列关于右边概念图中空白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
|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
|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
| D.果脯在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
运用质壁分离实验可测定细胞液的浓度,现将同一种类型的细胞放在下述不同的四种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则该细胞液的浓度大约为
| 外界溶液浓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 细胞质壁分离情况 |
不发生 |
不发生 |
刚发生 |
发生 |
发生 |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②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③大量吸水④大量失水死亡
|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