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表示某哺乳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只画出部分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动物的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bc段,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基因突变
B.de段不含同源染色体,kl段含有1个或2个X染色体
C.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的hj段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D.cd段和gh段产生的原因相同,bc段可能含有0或1个Y染色体
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
(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
在某适宜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农作物(甲和乙)混种在一起,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后,得到如图结果。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乙=
5∶5时,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最可能是:
A.甲、乙均增强 |
B.乙强甲弱 |
C.甲强乙弱 |
D.甲、乙均减弱 |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
B.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
B.细胞分裂素促使果皮细胞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 |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它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
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