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三江海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量和保持量,表中的“潜在侵蚀量”, 为完全没有植被时的理论侵蚀量,土壤保持量为潜在侵蚀量与现实侵蚀量之差。表中对各生态系统同时列出了的总量(单位:104t/a)与单位面积量单位:t/hm2·a )。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高寒草甸土壤保持总量最大是因其土壤保持能力最强
B.高寒草原现实侵蚀量最大是因其分布面积最大
C.高寒荒漠草原单位面积现实侵蚀量最小说明面积最小
D.沼泽的分布面积约为灌丛面积的两倍

三江源水平带谱自东向西的一般分布规律为

A.山地森林、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荒漠
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山地森林
C.山地森林、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
D.山地森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根据图示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A.T4 B.T3 C.T2 D.T1

T4 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

A.经济发展严重衰退 B.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
C.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 D.工业化程度提高

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有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像蜂巢一样。花岗岩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形成图中“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
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示范围内主要的地质作用有

A.地震和风力侵蚀 B.火山和冰川侵蚀
C.断层和流水沉积 D.褶皱和海浪侵蚀

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纬度和大气环流
C.洋流和地形 D.地形和海陆位置

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

A.西南→东北 B.西北→东南
C.东北→西南 D.东南→西北

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

A.S1 B.S2
C.S3 D.S4

下图为某地区山顶与相邻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A.山顶昼雨少
B.河谷盆地夜雨多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产生图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A.热力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大气温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