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于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到达南极大陆后于2014年2月8日建成了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并于当地时间8点正式开站运行。泰山站距昆仑站(80o25’S,77o06’E)约715千米,与昆仑站的经度接近,位置偏北。回答下列各题。根据提供信息可知,关于泰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泰山站的自转角速度大于昆仑站 |
| B.泰山站大约位于73o51’S |
| C.泰山站一年中出现极昼的天数多于昆仑站 |
| D.泰山站开站时,北京太阳位于正南方 |
科考队从启程到泰山站建成开站,住在上海的科考队员家属小李发现
| A.上海的日出方位从东南方向变成了东北方向 |
| B.上海的昼越来越长 |
| C.启程和开站之日,上海的日出时间基本相同 |
| D.上海正午物体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
图10为“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属于()
| A.同心圆模式 | B.扇形模式 |
| C.多核心模式 | D.条带状模式 |
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 A.a | B.b | C.c | D.d |
每个城市都为一定的区域提供服务。读图9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A、B城市等级、职能与服务等的表述正确的是()
A.A城市等级高,职能多,服务范围大
B.A城市等级高,职能少,服务范围大
C.B城市等级低,职能少,服务范围大
D.B城市等级低,职能多,服务范围大
图8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关系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能是()
| A.扇形模式 | B.同心圆模式 |
| C.楔形模式 | D.多核心模式 |
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交通通达度低 | B.环境质量差 |
| C.地租昂贵 | D.服务设施差 |
R3区域主要属()
| A.工业区 | B.商业区 | C.住宅区 | D.绿化区 |
表2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问题。
| 城镇人数(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 |
|||||
| 2000年 |
2010年 |
年增长率(%) |
2000年 |
2010年 |
增长百分点 |
|
| 苏南地区 |
1467 |
2288 |
4.54 |
59.6 |
70.3 |
10.7 |
| 苏中地区 |
636 |
917 |
3.73 |
37.7 |
56.0 |
18.3 |
| 苏北地区 |
983 |
1533 |
4.54 |
31.2 |
51.5 |
20.3 |
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读图7,回答问题。 
该图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
|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
| 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
| D.城市道路增加 |
下列不属于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城市绿化面积缩小 |
| B.城市居民住房紧张 |
| 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 |
| 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
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
|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
|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
| 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