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署岛屿“买卖合同”,实施所谓“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发表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强调,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行为完全是非法、无效的。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材料二:针对日本政府的“购岛”行径,我国西安、青岛等多个城市发生了多起民众的保钓示威行动和“抵制日货”运动,但也出现了打砸日系车4S店和日系汽车、日式餐厅等不理性行为。对此,专家指出,“抵制日货”多是不买日本品牌产品,但事实上许多日本品牌的产品在我国制造,抵制日本货虽然会让日本在华企业利益受损,但也会损害日资企业雇佣的中国员工的利益,日资企业为中国社会缴纳税金等公共贡献也会受损,进而损害我国经济的发展。
(1)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说明。
(2)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看待民众对钓鱼岛事件的强烈反应。
(3)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中该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全球环境问题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漫画《跟不上趟》和《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鸡蛋》,回答问题:

(养鸡)(杀鸡)(无奈)“含有三聚氰胺的问题鸡蛋”
(1)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
(2)上述两幅漫画分别体现了市场调节的什么弊端?

美国于2010年1月,宣布向台湾出售“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扫雷艇等新式武器装备;同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无视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在白宫会见了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为此,同学们义愤填膺,纷纷表示美国的这一行径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应给予坚决反对。
(1)美国的行为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什么原则?
(2)运用现代国家结构形式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坚决反对美国上述行为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年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

材料二:2010年9月,美国国会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法案,继续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热点。对此,温家宝在中欧领导人峰会上明确强调,人民币升值过快将危及中国社会稳定,对中国经济和世界都是灾难,并呼吁欧盟不要再催逼中国加快人民币升值,重申“中方将基于自身发展需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而绝对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加以推进。”
(1)结合图表分析近5年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怎样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材料一:自从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十二大以来党的会议的主题
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特征。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分析说明怎样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分析说明材料观点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理的?

(40分)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二:2010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加快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哲学依据?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简要说明政府应怎样关注民生?(8分)
(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大学生应如何实现就业?
(4)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教育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