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
1844年,清政府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1859年,改由两江总督兼领。
1861年清政府宣布成立专掌外交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奕主持下,其职权日渐扩大。
1863年总理衙门下设的总税务司由英国人赫德继任,赫德在长达45年的任期内参与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事务,凡事有关订立条约、对外交涉都得和他商量。
1875年清政府迫于英国强烈要求,派郭嵩焘赴伦敦就马嘉里案道歉,旋又正式派为驻英公使,郭嵩焘成为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随即在其他各国首都也纷纷设立使馆。后又相继在一些商埠设立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侨民利益。
1893年清廷采纳薛福成建议,允许“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一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给予护照,任其回国谋生,置业与内地人民一律看待,并听其随时经商出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晚期外事机构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这一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若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岳麓版
材料二(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世袭)之规,公器(国家大事)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畬《瀛环志略》
材料三少年华盛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十分刻苦勤奋。16岁,哥哥为他谋得一个西部测绘土地的工作,艰苦的环境塑造了华盛顿坚强的意志和忍耐力。很小的时候,华盛顿就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容易激动的性格来适应环境。在小学,他曾经抄写了100多条“怎样成为一名绅士”的准则。1753年,21岁的华盛顿被推荐参军,在服役期间获得了军事经验和威望。5 年后,他退出军界回到种植园,成为维农山庄的主人。
——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岳麓版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阴谋”指什么?华盛顿是如何解决美国立国之初面临的新问题的?
(2)美国的政治制度对近代中国有很大影响。材料二赞扬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联系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政体、宪法两方面受美国影响的具体表现。
(3)华盛顿在艰苦的环境中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结合上述材料,你从他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卢梭在他的小说《新爱洛绮丝》中,借一位开明贵族之口说:“在一个国家里,贵族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头衔有什么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凡是在贵族阶级显赫不可一世的国家里,除去专制的暴力和对人民的压迫以外,还有什么?”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博马舍在他写的剧本《费加罗的婚礼》中借主人公费加罗之口以仆人身份对他的贵族主人说:“因为您是个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在从娘胎里走出来时用过一些力气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呢,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之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学问和手段,就足够统治整个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想跟我来争夺果实!”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读过博马舍的剧本后惊呼:“这个人嘲笑国家中所有一切应该受尊敬的事物。这个剧本上演就会产生危险,它会导致拆毁巴士底狱。”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主要思想。据此说明其对社会现实的基本态度。
(2)由路易十六的“惊呼”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3)上述材料提供的思想主张对促进法国社会变革起了什么作用?

根据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政治民主化的实现要求法治和法治国家的建立。请回答:
(1)列举近现代中国两部具有民主性质的重要宪法。并分别指出根据这两部宪法建立起的政治体制的特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意义何在?
(3)从中国法制建设的坎坷历程中你得到哪些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家乡的亚狄加语言,远方漂泊,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即使就在家乡,也在主人的怒气之下发抖,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梭伦
材料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的诗歌·之二》
材料三梭伦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一个“四百人会议”,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知梭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什么?假如你是生活在梭伦改革时代的欠债为奴的雅典人,你会支持改革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并简要评价梭伦改革。
(3)谈到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有人说“四百人会议”相当于美国的国会,你同意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欧洲的资产阶级要比俄国的克伦斯基之流强大和聪明,他们成功地做了一些安排,以致于要使群众起来奋战就比较困难。”——《列宁全集》第26卷
材料二列宁说:“我们之所以走在前面,不是因为我们比其它国家的工人能干,不是因为俄国的无产阶级比别国的工人阶级高明,而仅仅是因为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列宁全集》第27卷
材料三列宁说:“我们的革命是开头容易,继续困难;而西方的革命是开头困难,继续容易。”
——《列宁全集》第27卷
回答:
(l)以英国为例说明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2)在材料二中,列宁强调的“我国过去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具体应怎样解释?
(3)材料三中列宁说俄国革命“继续困难”,主要是指哪一方面的困难?西方“开头困难”又主要是指哪一方面的困难?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列宁强调革命必须重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