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
下图是某研究型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
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以下的案子你判为合法的是( )
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子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子给予他自由,他的主子却不答应;
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的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小儿子;
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卖了20个奴隶。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资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整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
B.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
D.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返流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A.实现统一是台海两岸的共同愿望 |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
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要求 |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
小明的爷爷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帮爷爷整理书籍时看到一部国家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的时间应是()
A.1997年 | B.1999年 |
C.1982年 | D.195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