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解放区经济建设上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如何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合作,来与外国资本或中国官僚买办资本进行严重的斗争。我们必须采取恰当的政策,主要是保障私人资本企业在解放区能够获得不少于国民党区私人企业所得的利润,使国民党区域被压迫而趋破产的民族资本家乐于利用解放区原料、市场、劳动力和政府扶助等条件,而移置其资金机器到我们区域来开办各种企业,繁荣解放区的经济。
在有利于发展和繁荣解放区经济的条件下,可以允许外国资本家到解放区投资,但必须以尊重中国主权与法律为条件。外资可以独办某些企业,约定一定年限(十年至多二十年)由政府收回;也可以合股经营,按股分利。但有重大军事意义的企业,如我们的军事工业,则不应让其经营或入股。
——1946年5月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解放区经济建设和财政金融贸易的基本方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任弼时关于解放区经济建设的观点,并分析其国内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任弼时的经济建设观点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借鉴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5分)
(2)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威尔逊离开华盛顿时,他在全世界享有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威望和道德影响他那勇敢而有分寸的讲话,在欧洲人民听起来,远远超过他们自己政治家的声音……..幻灭是如此彻底,以致那些最抱有希望的人几乎不敢谈了。他们问那些从巴黎回来的人,这会是真的吗?和约真的像看起来那么坏吗?总统碰到什么事情了?是什么弱点和不幸,造成这样一件令人惊奇的,意料不到的出卖呢?
——摘自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
材料二处于外交生涯顶峰的威尔逊,乐于得到这个缔造成战后世界和平的机会……威尔逊要求公正和平的口号,同样得到了无数外国人的支持。于是总统带着和平使者的美名前往。……这变成了一出个人的悲剧;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被欧洲哪些固执的领导人,持批评态度的参议员们和他自己的一些心怀不满的顾问们从他的身上剥下来。
——摘自《美国外交政策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判断,威尔逊为什么要离开华盛顿?为什么当时他享有无与伦比的威望?(5分)
(2).“威尔逊精心缝制的神圣的和平外衣”指的是什么?欧洲那些固执的领导人指的是谁?(6分)
(3).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判断“幻灭是如此彻底”的含义。(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材料二 “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英]约翰·达尔贝格 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其理论原则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两国宪政进程有何不同特点?两国民主政治的共同本质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发展对当时社会转型的影响。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气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摘编自潘岳《人类文明转型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

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
材料一城邦即城市国家(city-state),通常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周围的乡村构成。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上产生过不同形态的城邦。中国春秋以前的诸侯国也可以视为一种城邦形态。孟子说:“公侯皆方百里。”(《孟子·万章下》)这就是一个城邦的大小规模。
(1)比较中国古代城邦和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完成以下表格。


春秋以前的中国
古代希腊的雅典
主权归属
作为天下共主的天子

官员的产生

抽签和选举
土地所有权

公民的私有土地
工商业状况
规模小,官府控制

材料二长安和7—8世纪的主要城市首先是贵族和官府的城市,那里的国家政权权力将所有的商业活动都置于其严格的控制之下,但开封(北宋东京)却提供了商业生活和消遣娱乐活动占突出地位的居民区的第一个例证。政权机构及其人员从这个时代起就与大部分是由平民组成的典型城市居民保持着直接接触,而经济发展高潮也突破了所有那些倾向于使城市保留其贵族特征的古老规则。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代长安和北宋东京城市商业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英国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城市化最早起步和首先完成的国家。1851年人口普查表明,英国的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52%。法国的城市化始于19世纪初,由于大量存在的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经过一个多世纪,直到1931年法国城市人口才占到全国人口的51.2%。美国的城市化同样始于19世纪初,同样拖延了一个多世纪。美国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是:西部存在着大量未开发的土地,吸收了大量的人口。美国在1920年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9世纪以来促进西方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与英国相比,为什么法国和美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