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的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⑤自然带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
B.①—⑤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
C.①—⑤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
D.①和②自然带只在沿海地区存在,向内陆方向最终消失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水分和热量 |
关于④自然带类型及其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大陆西侧低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
B.亚寒带针叶林带 受洋流的影响 |
C.苔原带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
D.苔原带 受洋流的影响 |
某科考队在我国暖温带某山地开展垂直自然带植被调查。图4是部分树种随高度出现的次数变化图。读图,回答第7题。
7.图中为针叶树种的折线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读图3,回答第5、6题。
5.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 )
A. |
甲乙丁丙 |
B. |
乙丙丁甲 |
C. |
丙丁甲乙 |
D. |
丁乙丙甲 |
6.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图2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3、4题。
3.影响图中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
海拔高度 |
B. |
大气环流 |
C. |
海陆位置 |
D. |
人类活动 |
4.某地理小组连续多日在该纬线附近同一地点用木杆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记录的木杆影长数值先增大、后减小。该小组测量影长的时间段是( )
A. |
立春-惊蛰 |
B. |
芒种-小暑 |
C. |
白露-寒露 |
D. |
大雪-小寒 |
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图4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19~20题。
19.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A. |
偏南风 |
B. |
偏东风 |
C. |
偏北风 |
D. |
偏西风 |
20.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A. |
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
B. |
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
C. |
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
D. |
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16~18题。
16.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 |
地下水 |
B. |
大气降水 |
C. |
冰川融水 |
D. |
冰雪融水 |
17.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 |
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
B. |
生活用水量大 |
C. |
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
D. |
生产用水量大 |
18.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A. |
森林 |
B. |
草原 |
C. |
荒漠 |
D. |
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