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回答小题。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
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区多洪涝灾害 |
B.甲所在地区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
C.乙所在地区为季风气候 |
D.乙所在地区常受台风侵扰 |
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加工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
A.棉纺织工业 | B.麻纺织工业 |
C.水产品加工业 | D.电子工业 |
如下图,某城市规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较合理的方案是
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据图完成7~8题。能正确反应Ⅱ阶段城市人口与距离城市中心远近两者关系的是
Ⅱ阶段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 B.与周边地区温差相同 |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
当今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表现为
①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
②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③人口增长过慢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
④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2~4题。
年龄 |
0~14 |
岁15~59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甲 |
人口数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
乙 |
人口数 |
3500 |
6000 |
500 |
10000 |
死亡率(%) |
0.8 |
0.7 |
2.2 |
0.81 |
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 B.0.675% | C.0.885% | D.0.95%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