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约为2 193万(2011年数据),国土面积为590 750平方千米,主要生产稻谷、木薯、玉米等,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盛产驼峰牛。结合下图完成小题。图示国家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商品谷物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水稻种植业 | D.热带迁移农业 |
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下列哪个国家的水稻种植经验更值得②地借鉴( )。
A.中国 | B.美国 |
C.印度尼西亚 | D.泰国 |
图示国家发展高效农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
A.加大科技投入 | B.扩大种植面积 |
C.增加劳动力投入 | D.加大农药使用量 |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各题。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A.150 mm~300 mm | B.300 mm~450 mm |
C.450 mm~700 mm | D.700 mm~850 mm |
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完成各题甲、乙图中③、⑤两处地形为
A.③ 是山顶、⑤ 是盆地 |
B.都是盆地 |
C.③是火山口、⑤是平原 |
D.都是高原 |
甲图中②山脉
A.大致呈东西走向,北坡雪线海拔比南坡低 |
B.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坡雪线海拔比西坡低 |
C.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植被比北坡茂密 |
D.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植被比西坡茂密 |
甲图中①处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开发利用是
A.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
B.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
C.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
D.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 |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各题。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是
A.①——冰川水补给 |
B.②——地下水补给 |
C.③——雨水补给 |
D.④——积雪融水补给 |
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 | B.泥沙含量大 | C.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 D.冬季封冻断流 |
读下面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各题。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 )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
B.农业引水灌溉 |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
D.有支流汇入 |
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
A.折线① | B.折线② | C.折线③ | D.折线④ |
读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图中各山脉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回答各题上图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A.a | B.b | C.c | D.d |
在我国,具有类似于d→a 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的现象是
A.煤炭资源分布 | B.气温水平变化 |
C.经济发展水平 | D.地表高低起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