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动物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D两点表示经筛选后继续培养),据图回答问题:

(1)OA段的培养称为________培养,AB段可能发生了________现象,需要用________酶处理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
(2)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就细胞增殖、分化来说,动植物细胞都要进行________,不同的是植物细胞还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制备单克隆抗体,需将________注射到小鼠体内,以此获取________细胞,同时可选取图中________点的细胞与该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所选取的细胞,其细胞膜上的________比正常细胞显著减少,为筛选能够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细胞,可用________培养基达到目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乙图曲线a表示某种植物在20℃、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一昼夜中CO2浓度最高和最低的时间点分别是a时和b时,在这两个时间点植
物光合作用强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分析乙图在B点时改变的某种条件可能是(列举一种情况即可):
可能的条件:
理由:
(3)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倍。
(4)乙图中A点与B点相比较,A点时叶绿体中NADPH的含量(填“多”或“少”),乙图如果在A、C点时温度分别降低10℃,则曲线有何变化?请在丙图中表示出来。

(5)某学校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浇灌蔬菜大棚的水质污染情况,进行了微核实验。微核由染色体的断片或整条染色体形成,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微核往往由于细胞受辐射或化学药物的作用而产生,“微核检测”可用于了解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
该小组的同学采集了蔬菜大棚浇灌水为母液,用蒸馏水稀释,配制了一系列浓度的溶液,各取等量加入烧杯A、B、C、D中;另取等量蒸馏水加入烧杯E,之后,将5个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幼根已培养至1 cm的洋葱,分别置于上述5种溶液中培养24h,然后再将洋葱转移到蒸馏水中继续培养24h。24h后从每个洋葱上随机取4条根尖并按常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每个装片上的1000个根尖细胞,计算其中出现微核的细胞数目(微核的千分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母液/蒸馏水
细胞微核率(‰)
b
A
1/5
12.54
13.50
11.72
13.00

B
2/5
15.92
15.00
14.85
14.91

C
3/5
18.68
16.22
17.00
18.00

D
5/5
20.12
20.20
21.00
18.96

E
蒸馏水
3.43
3.00
3.64
3.56

请分析回答:
①观察微核的时候,要镜检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
②表中b应该表示,E组的目的是,该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图1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示图2生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是细胞(填“动物”或“植物”)示意图,图中含有DNA的结构有(填数字标号)。某同学若将图1中的1去除,再把该细胞置于比其细胞内液浓度高的0.3g/mL的NaCl溶液中,会出现现象。
(2)图2所示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填字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细胞所处的时期。
(3)图3中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

现有一种十二肽,其分子式为CxHyNzOd,己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式CxHyNzOd中,Z的取值必须满足      
(2)根据十二肽的水解产物的种类和分子式,试计算出
①产生的天门冬氨酸的分子数     
②十二肽中游离的氨基数为     
(3)若丙氨酸的“H”用“T”(T为氢的同位素氘)来代替,赖氨酸的“H”用“D”(D为氢的同位素氚)来代替,其余两种不变,试想想,在缩合过程中产生的水可能有    (要求填分子式)。

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⑴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读取有色液滴向(左/右)移动的距离。
⑵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⑶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呼吸速率的升高
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①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主要的无关变量
②实验假设: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
第二步:
第三步:
④预期你认为最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结果: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下,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将A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24h的CO2浓度变化曲线,图3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在较长时间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
(2)图1中,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移向________。c点之后,增加光照强度却不能提高光合速率,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3)图2中水平虚线表示:实验开始时玻璃罩内 CO2浓度。据图得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影响曲线BC段变缓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B.D点之后曲线下降,表示光合作用开始
C.H点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D.体内的有机物在一昼夜内有所增加
(4)如果在图2的D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三碳酸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RuBP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NADP+的变化情况是
(5)在图3中,假如以C18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后,在M结构中能够检测出18O的物质是
A.糖类、氧气 B.糖类、水 C.氧气、水 D.糖类、水、氧气
(6)在图3中的M结构内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7)写出需氧呼吸的反应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