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元素钫(Fr)在自然界中含量极少。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已知碱金属元素中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 |
| 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 |
|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 |
| D.其单质的熔点比金属钠的熔点低 |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
叙述Ⅰ |
叙述Ⅱ |
| A |
溶解度:Na2CO3>NaHCO3 |
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析出白色晶体 |
| B |
CaSO3是难溶物 |
向CaCl2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 |
| C |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
| D |
强酸可与碱及弱酸盐反应 |
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都属胶体 |
| B.碳纤维、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 |
| C.花生油,牛油互为同分异构体 |
| D.普通玻璃、石英玻璃、水玻璃都是硅酸盐 |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K+、OH-、SO42- | B.Na+、Ca2+、HCO3-、Cl- |
| C.NH4+、Al3+、AlO2-、H+ | D.SO32-、Ba2+、H+、NO3- |
恒温恒容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
MgSO4(s)+CO(g)
MgO(s)+CO2(g)+SO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 反应时间/min |
n(MgSO4)/mol |
n(CO)/mol |
n(SO2) / mol |
| 0 |
2.0 |
2.0 |
0 |
| 2 |
0.8 |
||
| 4 |
1.2 |
||
| 6 |
1.2 |
2.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υ(CO)=0.6 mol/(L·min)
B.4 min后,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2.0 mol的SO2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容器中MgSO4、CO均为1.0 mol,则平衡时n(SO2)="0.6" mol
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 A |
向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变蓝 |
氧化性:Cl2>Br2>I2 |
| B |
将铝片放入盐酸中 |
产生气泡的速率开始时较慢,随后加快,后来又逐渐减慢 |
H+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 |
| C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
得到蓝色溶液 |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
| D |
向漂白粉中滴入浓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
品红溶液褪色 |
气体中含有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