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族。镓的熔点为29.78 ℃,沸点高达2 403 ℃。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 ℃。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B.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C.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D.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家族的新成员”,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a kJ•mol-1、P-O:b kJ•mol-1、P=O:c kJ•mol-1、O=O: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 >0) ②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某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S应为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固体硫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由C(石墨)= C(金刚石) △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2O(l) △H=-285.8kJ/mol
D.在稀溶液中,H+(aq)+ OH-(aq)=H2O(l) △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大于57.3kJ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