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
| 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
| 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
|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Ⅰ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Ⅱ |
| D.同一反应物在平衡态Ⅰ和平衡态Ⅱ时浓度不相等 |
乙醇催化氧化为乙醛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情况可表示如下:
(注:含—CHO的物质为醛类化合物)
下列醇能被氧化为醛类化合物的是
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A.乙醇(乙酸) KOH溶液分液 |
| B.乙烯(SO2)KMnO4溶液洗气 |
| C.乙烷(乙烯) H2(催化剂)催化加氢 |
| D.乙醇(水) CaO蒸馏 |
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B.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
| C.能使溴水褪色 |
| D.与HCl在一定条件下能加成只得到一种产物 |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
②C2H5OH
CH2=CH2↑+H2O
③CH3CH=CH2+Br2→CH3CHBrCH2Br
④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 A.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
| B.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
| C.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
| D.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