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反应现象或原理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或原理 |
A |
取少量KI溶液,先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
B |
将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氢氧化铝胶体中 |
均先沉淀后溶解 |
C |
将浓硝酸加入盛有铂、金的烧杯中,不反应,加入一定量浓盐酸后,铂、金溶解 |
浓盐酸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
D |
将40.0 g NaOH固体溶于1.0 L蒸馏水中配成溶液 |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醋酸和蔗糖都是电解质 |
B.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C.甲烷和乙烯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Al3+、Na+、HCO3-、SO42- | B.H+、Fe2+、ClO-、Cl- |
C.Mg2+、K+、SO42-、NO3- | D.NH4+、Ag+、OH-、Br- |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电流表A指针偏转,碳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
B.实验II:电流表A指针偏转,铁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 |
C.实验III:碳棒上有无色气体产生,铁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
D.实验IV:粗铜溶解,精铜上有红色固体析出 |
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 1 mol•L-1 HA中c(H+)= c(OH-)+ c(A-) |
B.0. 1 mol•L-1 HA与 0. 1 mol•L-1NaOH 混合至溶液呈中性:c(Na+)= c(A-) |
C.0. 1 mol•L-1 NaA 中c(Na+)> c(OH-)>c(A-)> c(H+) |
D.0. 1 mol•L-1 HA中加入少量NaA固体,HA的电离常数减小 |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与丁同族,丙、丁、戊同周期,丙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戊的最高化合价为+7,则
A.原子半径:乙>丁>丙 |
B.非金属性:丙>丁>戊 |
C.甲与戊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
D.乙、丙、丁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是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