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是前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Z元素的-1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W元素为金属,它的某种化合物可用于烟气脱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双键 |
| B.X单质和Z单质在暗处能剧烈反应 |
C.W元素与Z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 |
| D.XZ的沸点在与Z同族的其它X的化合物中最高 |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一组是
| A.CO2、NH3、HCl |
| B.H2SO4、HNO3、BaCl2 |
| C.H2SO4、H2O、Cu |
| D.液态KNO3、NaOH溶液、CH3CH2OH |
下列关于
、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似 |
| B.它们是碳元素的三种核素 |
| C.它们是碳元素的三种单质 |
| D.它们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
下列物质与C5H10O2以任意比例混合,若总物质的量一定,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且生成水的量也相等的是
| A.C5H12O3 | B.C4H10 | C.C6H10O4 | D.C5H10O |
化合物
与NaOH溶液、碘水三者混和后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I2 + 2NaOH
NaI + NaIO + H2O

此反应称为碘仿反应,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推断下列物质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有
| A.CH3CH2COCH2CH3 | B.CH3COCH2CH3 |
| C.CH3CH2COOCH3 | D.CH3OOCH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 A |
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AgNO3溶液 |
观察生成沉淀的颜色,以确定含有溴元素 |
| B |
向乙醛溶液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
确定乙醛中是否含有醛基 |
| C |
向苯和酒精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 |
确定苯中是否有酒精 |
| D |
纯净的乙炔气通入溴水溶液中,溴水褪色,且溶液pH前后变化不大 |
说明乙炔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