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A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D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变黑,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气体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 |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H+、K+、Fe2+、NO | B.OH-、Cl-、Na+、NH4+ |
C.Mg2+、K+、Cl-、NO | D.I-、Cl-、H+、Fe3+ |
苹果汁是人们喜欢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还原性 | B.氧化性 | C.碱性 | D.酸性 |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
C.从煤油中取用金属钠必需用镊子,不能用手触摸 |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将物质分为单质、化合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得失,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物质在反应中得电子数的多少,将氧化剂分为强氧化剂和弱强氧化剂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
A.用SO2漂白食品 |
B.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消毒杀菌 |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 |
D.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