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流传的一个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这段笑话 ( )。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
B.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 |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
D.指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
A.品行、才学 | B.家庭背景 | C.个人声望 | D.考试成绩 |
史载:周代贵族禁止同姓通婚,但是各等级的贵族又必须在同等级之内迎娶异姓女子,天子、王姬则可与诸侯通婚。其主要目的是( )
A.贯彻周代宗法制度,防止政权旁落 | B.维护宗法制度,保证贵族血统纯正高贵 |
C.使嫡长子继承制度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 D.完善等级制度,为周王授官提供参考 |
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
A.所任官职名 | B.所在地方的地名 | C.因功得到的封地 | D.母亲的族姓 |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成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以下类型的文学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理性王国的建立催生了浪漫主义作品 |
B.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的尖锐 |
C.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产生了现代主义 |
D.在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下,诞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