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研究人类文明趋同发展的重要证明
②文化遗产是彰显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标志
④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③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04年以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③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