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部分产业发展情况
|
产能 |
2012年产量 |
占全世界产量的比例 |
产能利用率 |
粗钢 |
10亿吨 |
7.2亿吨 |
46.3% |
72% |
电解铝 |
3000万吨 |
1988万吨 |
42% |
42% |
水泥 |
29.9亿吨 |
21.8亿吨 |
60% |
73% |
平板玻璃 |
10.4亿标准箱 |
7.1亿标准箱 |
50% |
68% |
注:目前较普遍采用的一个标准是产能利用率小于75%为严重过剩。
材料二 2013年10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国不断拓展的内需和消费市场,将释放巨大需求和消费动力。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泛地区、更广大民众。
材料三 2013年11月12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联系材料三分析我国社会各方面应该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一个时期以来,在新交规重罚机动车闯红灯的同时,行人“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也引起人们的热议。“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折射出国人缺乏规则意识、爱走捷径的心态,也反映出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
(1)简述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2)某班拟以“我在公德建设中”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请你参与其中并列出演讲提纲。
【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现在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困难,但很少听说他们要改变自己的政治制度。而在有些人看来,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要照搬别国的模式,否则就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正确道路,而且正在取得成功,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
(1)请你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回答两项即可)。
(2)请从民主的性质和发展程度的角度,谈谈应如何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必须抓住和用好的重要战略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表(见下图)
注:城镇化率30%—70%的区间,是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阶段。世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接近80%。
材料一据测算,如果我国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将达1300万人。与此相适应,城镇必须加强道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住房和商业设施,并为新增人口提供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的推进,将带来城镇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园区经济的发展,并将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和集约生产。
(1)根据图表(含注)和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城镇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
材料二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好一些列相关问题。如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功能问题,缺乏产业支撑和服务配套,转移到城镇的农民的就业和生计就难以保障;城镇化的速度和城市规模问题,城镇化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走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围绕这一话题,某校高三一班同学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深入探究,让我们参与其中。
【中国梦·民族梦】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道理。
【中国梦·我的梦】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会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请从人生价值实现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与“人生出彩”的关系。
【中国梦·世界梦】
中国梦的提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走向复兴的中国会带给世界什么?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并将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提供重要保障。
(3)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为上述观点注解。
(10分)【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道德进步,也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伦理冲突。我们必须自觉遵守科技伦理和环境准则,让科技和环境造福于人类。
(1)找出下列领域与伦理准则之问的对应关系(将对应的字母标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4分)
领域 |
准则 |
|
①生命科技 |
A.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人类福祉相结合的原则 |
|
②网络科技 |
B.尊重自然的原则 |
|
③科学技术 |
C.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
|
④环境 |
D.自主原则、安全原则 |
(2)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科学家林俊德,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身上闪烁着怎样的科学精神?(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