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这些体现了
①史书典籍,是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2年为农历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龙实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是蛇、马、鳄鱼、巨蜥、鱼等动物的肢体和特性组合而成的神物。在现实生活中没有龙,但在人们的头脑中却有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艺术创作能够突破规律的约束 |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 D.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的组成部分 |
2012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稳中求进,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稳中求进”主要体现了( )
A.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
C.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 D.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
“天有不测风云”。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时常发出这种的叹息。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是因为(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 B.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D.认识具有局限性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物质是
A.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
B.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实体 |
C.构成事物的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 |
D.对万事万物一切具体特性的总和 |
2013年9月26日上午,由中共中央编译局、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在西安举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