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过程一般为:先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通过召开政协会议,与各民主党派充分协商,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再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由国务院制定草案,再交全国人大审议。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便由政府及其它机关在全国实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人大与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政协是政治协商机构,人大是权力机构,政府是执行机构
③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政策是通过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变成国家意志的
④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机关
⑤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参与政治协商
A.①③④ | B.②③⑤ | C.①③⑤ | D.①④ |
2012年8月,美国“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好奇号”后来发回的类似远古河床的照片,证实了科学家们关于火星上的水流存在的假说。材料表明(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②世界的物质性不断地得到科学发展的证明
③宇宙探测的目的在于验证科学家们提出的假说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国强民更富”。党对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的探讨历程表明( )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
C.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D.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出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每一次认识的实现都是有限的,但人类认识前进的趋势是无限的
②认识的发展总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漫画表明( )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C.主观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 D.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 |
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人口众多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当年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