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诗欣赏,回答下列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浓睡不消残酒 残酒                    
(2)应是绿肥红 绿                 瘦             
如何欣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围绕“  ”字来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的气势。

(2)诗歌的最后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①本词是苏轼46岁被贬湖北黄州时所作。②子规:杜鹃鸟。③黄鸡:白居易诗有“黃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上阕所描绘的景色有怎样的特点?

(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呤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说出“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联的妙处。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了什么哲理?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

B.“欲渡”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D.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对本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项是  

A.该绝句的首句“远书归梦两悠悠”,是诗人在盼家书不至、觅归梦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长长的叹息。

B.次句用“只有”二字紧承上文,写出了半夜寂寥凄寒的感受。

C.“敌”字不仅突出了“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了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

D.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阶下生满了青苔,旁边映村着红树,突出了环境的清幽美丽,也暗示了主人公淡泊的心境。

(2)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