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干水”是以二氧化硅为外壳包裹了水滴的物质,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普通水的3倍多,它能加快氢和顺丁烯二酸之间的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干水”中的水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
B.“干水”中的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
C.“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
D.“干水”是氢和顺丁烯二酸反应的催化剂 |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 B.橡胶的老化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D.有机肥的腐熟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洗涤试管时,先洗内壁后洗外壁 |
B.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5mL |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 |
D.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时,应由上向下缓慢插入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铁片和镁片 |
观察颜色 |
用磁铁吸引 |
C |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 |
空气中灼烧 |
加双氧水 |
D |
水和澄清石灰水 |
观察颜色 |
尝味道 |
下列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粉: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
B.红磷:放热,生成白色烟雾 |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
D.木炭:白光,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