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用氨气(NH3)制取硝酸(HNO3),工业流程为:( )
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②为化合反应 |
B.一氧化氮(NO)的化学性质稳定 |
C.上述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2,+4,+5 |
D.制取硝酸过程中产生的NO可循环使用 |
在点燃条件下,M和N反应生成X和Y。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M |
N |
X |
Y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 |
A.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在该反应中,生成X和Y的质量比为9:22
C.M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在该反应中,M和N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
鉴别盐酸、NaOH溶液、Ca(OH)2溶液 |
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铁粉末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方案1 |
加澄清石灰水 |
滴加碳酸钠溶液 |
加适量稀盐酸 |
通过灼热氧化铁 |
方案2 |
滴加盐酸 |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用磁铁吸引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 4NH3 + 3O2 点燃 2X + 6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氨属于混合物 | B.X的化学式为N2 |
C.液氨燃烧属于置换反应 | D.氨气在常压下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
为验证下列化学变化的发生,需要滴加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的是
A.向石灰石中滴加盐酸 | B.向氧化铁中滴加硫酸 |
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 D.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
下列物质久置敞口容器中,会发生变质的是
A.浓硫酸 | B.浓盐酸 | C.食盐 | D.澄清石灰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