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碳酸钠固体粉末和稀硫酸
③锌粒与稀硫酸 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写出下列实验所需主要仪器的名称(只写一种)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
(3)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物质加热时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中做饭过程中,常有下列一些步骤:①淘米洗菜②将米和水按比例混合③打开液化石油气瓶阀门④打火点燃石油气⑤将菜炒熟⑥生米做成熟饭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
(2)温度计能指示温度的高低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和小强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
小华: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燃烧匙中药品为红磷);
小强:如图2,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强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待红磷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 。(写2点)
(3)用小强设计完成实验时: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若不夹弹簧夹,加热白磷,反应开始时,注射器活塞向 (填“左”或“右”)移动,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活塞移动至_______mL处停止。
(4)图2的设计操作与图1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5)若按小强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3.0g KClO3与1.0g MnO2混合均匀加热
Ⅱ.将x g KClO3与1.0g CuO混合均匀加热
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O2的快慢。
Ⅱ中x的值应为_______,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②乙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双氧水的质量 |
双氧水的浓度 |
MnO2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 |
|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 Ⅱ |
50.0g |
2% |
0.1g |
16 mL |
| Ⅲ |
50.0g |
4% |
0.1g |
31 mL |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