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该红色粉末可能由Cu 、Fe2O3两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是:①Cu ②Fe2O3 ③Cu和Fe2O3
【查阅资料】(1)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2)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实验探究】
[甲组同学]:定性检测该红色粉末的物质组成
(1)小云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得有色溶液。则猜想 一定不成立,其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伟向小云得到的有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反应充分后,观察到
现象,得出猜想③成立。
[乙组同学]:定量测定该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小晨称取该红色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高温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物质的总质量(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其数据如下表:
|
反应前 |
反应后 |
Ⅰ 组 |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48.3 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47.1 g |
Ⅱ 组 |
洗气瓶和瓶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58.6 g |
洗气瓶和瓶中所盛物质的总质量为261.9 g |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目的是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计算:红色粉末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3)从环保角度看上述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
【拓展延伸】对实验后B装置洗气瓶内溶液做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小渊同学取该洗气瓶内溶液54.4克(假设溶质只有碳酸钠一种),逐滴加入稀盐酸50克至无气泡冒出为止,生成二氧化碳4.4克。试计算:
(1)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小红同学在网店花了
元买了一个
重的手镯(银锌合金),她想探究此手镯中银的含量,于是请化学老师和她一起探究:在实验室用足量的稀硫酸分多次与手镯充分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
稀硫酸 | |||||
剩余固体质量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小红用所得的银制作一枚戒指,其质量不超过多少克?
(2)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 和 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 )和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制得28 ,需要 的质量是多少?
将
氯化钾样品(含有碳酸钾杂质)加入到
盐酸中,样品完全反应,产生气体全部逸出,得到
溶液。请计算:
(1)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
(化学式:
),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计算:
(1)黄曲霉素
的相对分子质量。
(2)
黄曲霉素
中含氧元素的质量(精确到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将废液过滤,得到含有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液,20℃时,取混合液141.2g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所产生的沉淀与所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滴入碳酸钠溶液至图中A点时,通过计算确定所得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提示: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克。)